对累犯及因故意杀、强、抢、绑、放、暴、投或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不得假释。

公式=累犯+(故意+杀、强、抢、绑、放、暴、投或有组织的暴力性+十年以上)=不得假释。


在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时候,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对象错误:具体符合说和法定符合说均认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打击错误(方法错误 ):打错了,打偏了,具体符合说认为,对乙故意杀人罪未遂,对甲过失致人死亡罪,想象竞合择一重,定故意杀人罪未遂。法定符合说认为,对乙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对丙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将过失拟制为故意),想象竞合,择一重罪论处,定故意杀人罪既遂。


隔离犯:是指行为与结果之存在时空间隔。隔离犯的着手看邮寄物在邮寄途中有无危险。如果有,寄出就着手。
虚假诉讼罪的既遂标准:多数说(司法解释):1.致使法院基于捏造的事实采取财产保全或者行为保全措施的;2.致使法院开庭审理。满足任一条件,便构成既遂。少数说:法院受理便既遂。
敲诈勒索罪:要求实施恐吓行为,使对方产生恐惧心理
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欺骗行为,使对方基于认识错误而交付钱财的行为。


三角诈骗:受骗人和受害人不同一人。


具体事实认识错误
  1. 对象错误:具体符合说和法定符合法都认定故意犯罪既遂
  2. 打击错误:具体符合说打偏了打击目标是犯罪未遂,打中的目标过犯罪过失。法定符合说打偏了打击目标是犯罪未遂,打中的目标尽管客观行为上因自身能力不足看似导致结果过失,但其主观上却是故意犯罪行为,所以拟制故意犯罪既遂更符合立法目的和本意。
  3. 因果关系错误:


抽象事实认识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