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尖山探洞
最早知道西尖山上有个山洞是2005年的正月。那是我迷上户外运动后的第一个正月,短短的几天假期内,我马不停蹄地奔波于伊通七星山中的北尖山、大孤山、小孤山、西尖山和东尖山,又登上二龙山,穿越了二龙湖。去西尖山那天是正月初五,在山脚下一块西尖山简介的牌子上,我看到了关于山洞的介绍,内容如下:“半山腰处的天然熔洞,举世罕见,洞内石柱或屹立,或悬垂,仿佛是广西七星岩的再现,琳琅满目。洞中天庭有二,可容纳数百游人,冬温夏凉,远方游客皆以一睹为幸。”这些文字引起了我强烈的兴趣,很想到洞中看一看。
我是从后坡登上西尖山的。从前坡下来时,果然在半山腰处一排竖石组成的石壁下方发现了洞口。山洞是向下斜向伸入山体的,坡度很陡,洞口非常窄,仅能容一人通过,洞口的石壁上长满了青苔,融化的雪水在上面慢慢流过,从洞中不断向上冒着白汽,再往深处便漆黑一团,什么也看不见了。洞口附近的石头上,放着一个装满白酒的口杯,旁边还插着几支香,看样子有人刚刚在这里上过供。看到此处,我不禁对牌子上的介绍感到怀疑,此洞尚未开发啊,怎会有游人进入?由于此前对这个山洞一无所知,更没有探洞的准备,看到这种情形,我未敢贸然进入,只得抱撼而去。
回来后,向家住伊通县城的亲属问起这个山洞,他们说,当地人管这个山洞叫狐仙洞,未听说有人曾进去过。这更引起了我的好奇,决定有机会一定要探个究竟。
2005年年末,与朋友去过净月潭的防空洞后,我对探洞产生强烈的兴趣,忽然想到西尖山的山洞,便把它作为下一个探洞的目标。
目标确定后,我上网查阅了大量关于探洞方面的资料和有关西尖山的介绍,又添置了简单的装备,当然都是替代品,专业的探洞装备实在昂贵得出奇,况且也没太大的必要,因为目前我还没有去复杂山洞的机会。总之,够用就行,装备不足可以靠体能和知识去弥补。
从查到的西尖山的资料看,对山洞的描述比牌子上的介绍要具体些,情形如下:“1984年,首次在山颈锥体腰部发现了由断裂形成的地下天然岩洞主洞一个、辅洞三个,主洞向山体内延伸32米,洞宽12米,高1.8米,倾角为35度。洞顶壁光滑平整,洞内冬暖夏凉,空气湿润,常年湿度在14度至18度之间。”为更多了解山洞的信息,我又从吉林省电话簿上查到伊通火山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电话并打过去,一位工作人员热情地回答我的问题。据他介绍:这个山洞是八几年发现的,当时进行了测量,测量时,曾架电线到洞中,用200度灯泡照明,据当时的现场人员讲,里面淤泥非常多,洞底很滑。受当时条件限制,对此洞穴没有进行旅游开发。为防止当地人私自进入发生意外,测量后便将洞口封死。那个工作人员没有到过现场,他所提供的信息也只有这么多。当我提到我曾于2005年正月看到过洞口时,这位工作人员表示怀疑,并说如果我再去的话,肯定不会看到。听完他的话,我想,也许是洞口在我看过之后这段时间里又被管理部门封上了。为避免白跑一趟,我打电话给家住西尖山不远的连襟,让他帮助询问一下,结果确认洞口还在。
于是,我开始详细制定计划并决定近期实施。虽然掌握了大量的资料,但没有听到进过此洞的人亲身介绍里面的情况,在我脑海中,西尖山山洞还是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冷冰半开玩笑半吓唬我说,会不会有这种情况:整个人下去之后,绳子拽上来一看,腿没了。我倒没想得这么可怕,不过,关于洞内存在的危险,我却做过种种设想,并制定了相应的应对策略。至于蛇、狼、暗坑、落石等,也许不是问题,我最担心的是空气的问题,如果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该怎么办?这个问题我想得稍稍多一些。为此,我还特意了解了一下人工呼吸的方法,准备教给冷冰,一旦遇到紧急情况,由她来对我实施。因为冷冰一起直担心我的安全问题,她说不论我跟谁去,她都必须参加,当然她不是为了下洞,而在为了能在洞口有个照应。也好,反正需要有人在洞口替我照看东西。
考虑到洞口较陡,上升和下降时我觉得主锁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况且今后用到的地方会很多。于是,我去帐篷购买,这个像大快挂的家伙花掉了我一百多元,虽然心疼,但还是买下了。在我的所有探洞装备中,可能就这么一件是专业的。在帐篷碰到了小鱼儿(金帐篷俱乐部领队),得知我要去西尖山探洞后,他说2004年夏天他与两个驴友曾去过这个洞,据小鱼儿讲,这个洞不深,辅洞已被塌方落下的碎石堵住,里面没什么危险因素。听小鱼儿的介绍,心里悬着的石头算落了点底,不过,随着那层神秘面纱的揭开,也有一种失落,那种因期待而产生的兴奋也下减少了许多,但对安全问题有了足够的把握,觉得仅冷冰我们2人同行足矣。感谢小鱼儿这个热情的小伙子,每次出行,他都会给我很多好的建议。
1月14日,我与冷冰带着小QQ坐上了开往伊通的客车。此行任务有两个,一是把小QQ送到小孤山的姥姥家过春节。其二才是探洞。10点多,到达位于伊通县郊的连襟家,将小QQ交由他老姨照看,我与冷冰及连襟拦了一辆三轮车直奔西尖山。连襟是因为对我们的行动不放心,所以特意请了半天假陪我们前去。他说,怕我下洞有危险,本想骗我说洞口已经封上了。
在西尖山山脚旁的公路下了车,穿过敞开的大门(山下围了一圈铁丝网),我们三人直奔半山腰的洞口。看看周围的景物,与一年前相比没什么明显变化。由于前天下了一场大雪,早晨又结了树挂,山上山下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银装素裹的景象,煞是漂亮。由于急于探洞,决定探完洞后再多拍些雪景,谁知后来树挂逐渐融化,不似先前这般漂亮。
不多时,来到山洞入口处,除了洞口冒出的热气多了一些之外,其它地方与我上次看到的没什么不同。放下背包,在积雪上铺好防潮垫,将所需物品全部从背包中取出。选好一块条形大石,将绳索缠绕固定,然后脱掉羽绒服,露出里面的冲锋衣,系上腰带,将几捆扁带和捕鲸叉(匕首)挂在腰带上,带上头灯和头盔,让冷冰给我拍了几张照片,便开始下洞。虽然洞口很陡,但牵引绳索,脚蹬洞口两边的石头,下洞还是非常顺利的。下降了6、7米后,洞的坡度减缓,一处洞庭呈现在眼前,如果里面有光,肯定会给人一种豁然开朗之感,当然,不打开探照灯,看到的只是漆黑一片。我在这里略作停留,一是等眼镜片上的哈气散尽,二是要查看一下洞庭里面的情形。打开探照灯,看到这个洞庭是由我所在位置的左侧向山体内延伸10多米形成的,地面倾斜非常明显,而且极不平坦,越往下面越陡,整个洞底像半个馒头,洞顶与洞底的弧度差不多,基本上是平行的,中间近两米高的缝隙便形成了这个洞庭。手牵绳索,慢慢沿洞底向下行走,脚下是一层厚土,这些土可能是风和雨从洞外带进的,管理局工作人员所说的淤泥应该就是这些土形成的,只不过在这个季节里,水分没那么大罢了,踩在脚上软软的,应该是很潮湿。洞内微微散发出腥臊之气,莫非真有狐狸在此居住?不过没有到其它迹象表明。走了十多米,便到达洞庭的底部,这里是洞庭顶部和洞底交接而形成一道沟槽,里面全是碎石,还有一个饮料瓶,肯定是好奇的人扔入洞口而滑落的。在洞庭底部的碎石中,我发现一个小洞口继续向山体内延伸,不过里面很窄,快被碎石填满了,这也许就是其中的一个辅洞吧。
在洞内粗略转了一圈,我便手攀绳索向洞口返回。脚下是光秃秃的石头,且倾角超过40度,绳索的作用在这时便明显发挥出来。不知何时,冷冰也已下洞,不过她没有深入,只是站在洞庭顶部拿另一只探照灯对洞内扫了一遍,嫌洞小觉得没意思就上去了,再没下来。不过后来,她为没有看到蝙蝠和另一个辅洞而遗憾。
洞口附近,我让冷冰把相机递给我,开始返回洞中拍照。刚进洞时,我没带相机,主要是身上所带东西太多,况且对洞中情况不明,应该集中精力排除危险因素。此时,连襟也下到洞中,协助我进行拍照。
在洞中,我们又发现了成群栖息的蝙蝠,还在洞庭左侧的尽头发现了一个通向上方的辅洞。这个辅洞比较规则,洞内狭窄,整个通道均由大块石头堆挤形成,倾角有60度,不过手扶两边的石头上下非常方便,沿这个洞上行不到10米便到了尽头,抬头看洞顶推挤在一起的巨石,给人随时可以掉下来的感觉,让人不敢在此久留。
在洞中全黑的环境中拍照很麻烦,探照灯的强光用来对焦不成问题,但在取景器中,探照灯的灯光只是一个亮点,取景范围只能靠估计。由于相机对焦频频出现故障,我们二人在洞内耽误了很长时间。冷冰不时通过对讲机询问我们何时出洞,考虑到要赶车,况且基本上该拍的都拍了,我们才从洞中出来。除了拍照外,之所以不急于出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洞里面太暖和了,温度计显示为零上10度。那天天气预报的温度是零下7至零下13度,冷冰说,她在外面等我们的一个小时中,鼻尖都冻红了。
回到连襟家,在吃饭时我们又谈起山洞的情况。连襟说,小时候,听人说西尖山有两个洞,一个真洞,一个假洞,真洞要三包蜡烛点完才能走到尽头,因此他觉得我们今天探的可能是假洞。但我根据资料及西尖山的结构分析,西尖山不会有更大的山洞存在,抑或有,不过是辅洞的延伸,随着岁月的变迁和山体的变化早已被塌方掩埋了。
巧得很,昨天晚上,我又从网上下载的一篇对故乡回忆的文章中,看到对西尖山山洞的描述,据作者讲,他小时候与小伙伴曾进去过,里面很幽深,他们没敢往深处走,作者还提到,据说西尖山的山洞与十几公里外的东尖山的石洞相连。
西尖山是否还有其它的山洞存在,在的我心中留下了一个谜团。不过,说实话,我希望答案是肯定的。不管答案如何,西尖山,我还会再去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