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1|
哈尔滨作为近代都市的崛起源于“中东铁路”的修建。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沙皇俄国的侵略势力伸入中国的黑龙江流域。 从十九世纪中叶起,在短短的半个世纪里,沙俄先后强迫当时的清政府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把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并入俄国版图。但是,贪婪的沙俄并不满足,仍然垂涎富饶的中国东北。为了进一步侵略和占领中国东北和朝鲜,并与当时也觊觎这两地的日本对抗,沙俄于1891年2月决定修筑西伯利亚铁路。
它把修筑这条铁路一事宣布为“世界性事件”,把这条未来的铁路看作是“加强俄国太平洋舰队的工具”,使俄国能“控制太平洋水域的一切国际商业活动”。同年6月,西伯利亚铁路破土动工。到1894 年,该路已修到后贝加尔地区。按原计划,往东的铁路将沿石勒喀河和黑龙江北岸曲折前行,至伯力后再沿乌苏里江东岸向南直达海参崴。但是,一心想侵占中国东北领土的沙俄,却想把西伯利亚铁路取一直线,横穿东北,直达海参崴。这样不仅可以缩短距离,而且施工也容易,但最重要的是,它能把中国的东北控制在自己的手里。这时沙俄便借口原地段地形复杂,气候寒冷,分别于1895年10月和1896年初,要求中国借地供俄国在中国领土上筑路。关于俄国要租借东北兴造铁路一事,清政府早有所闻。但它担心此例一开,后果严重,所以后来就以“自造”为由,拒绝了沙俄的要求。
甲午一战,中国被日本打败,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根据《马关条约》,辽东半岛 (包括旅大)曾割让于日本。但该条约签字后的第六天,俄国便联合德、法进行干预,迫使日本放弃 辽东半岛。当时,清政府中有人主张改革甲午战争前推行的“以夷制夷”的外交政策,而采取与外国结盟的政策。这种“结盟”的议论,当时曾尘嚣一时,且大都主张与俄国结盟,因为它曾经“帮助” 中国迫使日本退还辽东半岛。清廷也认为,只要俄国能帮助中国“攻倭胁倭”,中国则愿与俄签订密约,结成联盟。这就是后来李鸿章出使俄京时的“连络西洋,牵制东洋”的思想。
虽然遭到两次拒绝,沙俄并不死心,借尼古拉二世举行加冕典礼之机,指名邀请李鸿章参加。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黑龙江花果山户外网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2060834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756号
GMT+8, 2024-11-22 04:41 , Processed in 0.30818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