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无毒可食用蘑菇
长裙竹荪拉丁名:Dictyophoraindusiata(Vent.Pers.)Fisch.
http://hanyu.iciba.com/wiki/uploads/hdpic/a0_21_32_01300000131234120937327305406_s.jpg长裙竹荪
产地分布:属真菌界,鬼笔目。产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西双版纳等热带地区,多生于竹林下,偶见于松林中,现许多地区有人工栽培。
形态特征
子实体中等至较大,幼时卵球形,后伸长,高12-20cm,菌托白色或淡紫色,直径3-5.5cm,菌盖钟形,高宽3-5cm,有显著网络,具微臭而暗绿色的孢子液,顶端平,有穿孔,菌幕白色,从菌盖下垂达10cm以上,网眼多角形,宽5-10mm。柄白色,中空,壁海绵状,基部粗2-3cm,向上渐细。
园林用途
供观赏。菌体可食,为名贵食用菌。可食用,但须去掉菌盖和菌托,味鲜可口,此菌煮沸液可防菜肴变质,防肉变腐。可药用,治痢疾。有抗癌作用,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60%,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70%。子实体的发酵液对高血压、高胆固醇及腹壁脂肪过厚等有较好的疗效。
橙黄革菌(Thelephora aurantiotincta Corner)
在云南称为黄干巴菌。
http://hanyu.iciba.com/wiki/uploads/hdpic/a1_33_33_01300000131234120937338310536_s.jpg橙黄革菌
子实体中等大。分枝呈宽扇状,向四面伸展,高3-8cm,直径5-9cm,近全缘,少开裂,枝端橙黄色、褐黄色,边缘白黄色,厚,表面粗糙,有瘤状凸起。菌肉淡粉黄色,遇KOH液呈墨绿色。
在云南油杉林及阔叶和针叶混交林地上,群生、丛生或簇生。
分布于云南滇中和滇西等地。
可食用,气味较香,在云南产区群众习惯采集食用。 其质脆嫩,味鲜美可口。可药用,具有和胃气、祛风、破血、缓冲等药用效果。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达80%。
橙黄蘑菇
中文学名:橙黄蘑菇
拉丁学名:Agaricus perrarus Schulzer
分类地位:伞菌目、蘑菇科、蘑菇属
形态特征:子实体较大。菌盖直径5-17cm,初半球形后渐平展,有黄褐色密集的丛毛状鳞片,边缘逐渐变浅而呈现橙黄色。菌肉白色,伤变暗黄色。菌褶后期黑褐色,两端渐尖、密、离生、不等长。菌柄长8-13厘米,粗2.5-3.5厘米,菌环以上污白色,菌环以下有纤毛状鳞片,棒状,内部松软,基部略膨大,伤变暗黄色。菌环生柄上部,宽大,薄、膜质、易消失。孢子印黑褐色。孢子褐色,椭圆形到广椭圆形,光滑,7-8.5(9.5)μm×5.5-6(6.5)μm,褶缘囊体多样。
生态习性:在云杉林及混交林中地上,群生。
分布地区:新疆、西藏、山西、内蒙古等地区。
经济用途:可食用,此菌个体大,新疆天山云杉林带多产,便于收集加工。
赤褐鹅膏菌
中文学名:赤褐鹅膏菌 http://hanyu.iciba.com/wiki/uploads/hdpic/a0_47_51_01300000131234120937511868825_s.jpg赤褐鹅膏菌
拉丁学名:Amanita fulva (Schaeff. : Fr.) Pers. ex Sing.
中文别名:赤褐托柄菇、鹅毛冠(四川)
分类地位:伞菌目、鹅膏菌科、鹅膏菌属
形态特征:子实体土黄色至淡土黄褐色。菌盖宽6-11cm,初期卵圆形至钟形,后渐平展,中部稍凸起且往往近栗色,光滑,稍粘,边缘具有显条纹,往往附有外菌幕残片。菌肉白色或乳白色,较薄。菌褶白色至乳白色,较密,离生,不等长,褶缘稍粗糙。菌柄较细长,圆柱形,长9-18.5cm,粗0.9-2cm,较菌盖色淡,光滑或有粉质鳞片,脆,内部松软至空心。菌托较大,苞状,浅土黄色。孢子印白色。孢子无色,光滑,球形至近卵圆形,10-12.4μm×9-10.5μm,非糊性反应。
生态习性:夏秋季在林中地上单生或散生。
分布地区:河南、黑龙江、江苏、安徽、福建、海南、西藏、广西、云南、四川、甘肃等。
经济用途:此种味道较好。但又容易与有毒的片鳞托柄菇相混,其后者子实体具近白色至土褐色粉末或菌盖具片状粉质鳞片。在欧洲有怀疑有毒,采食时要注意区别。另外,与栎、栗等树木形成外生菌根。
大白口蘑
著名的食用蘑菇大白口蘑
Tricholoma giganteum Massee)
又称洛巴口蘑、大口蘑。
子实体中等至大型,白色。菌盖直径8-23(32)cm,厚,初期半球形或扁半球形,边缘内卷,后期扁平至稍平展,中央微下凹,表面平滑或偶有小突起,白色,污白至浅奶油色。成熟后颜色变暗,边缘波状或部分卷曲。菌肉白色,致密,微具淀粉味。菌褶直生或弯生,污白至象牙白色,密至稍密,初期窄后变宽。菌柄幼时粗壮明显,膨大似瓶,伸长后长8-28(45)cm,粗1.5-4.6 cm,基部往往连合成一大丛。表面有细线条纹,同盖色,实心。
夏秋季在凤凰木等树桩基部附近及沃土上丛生。
分布在中国台湾、广东、香港、海南等地。
可食用,味道比较好,台湾等地已经进行了试验栽培。
大杯伞
品种全称:大杯伞
大杯伞又称大杯蕈,俗称红银盘、笋菇、猪肚菇、大喇叭菌、大漏斗菇。自然野生于山西、河北、内蒙古、吉林、浙江、福建等地。近年由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驯化栽培成功。
大杯伞子实体清脆鲜嫩,鲜销和制罐均可。此菌在福建、安徽、浙江、四川、广东等地已有少量栽培。
大肥蘑菇
中文学名:大肥蘑菇
拉丁学名:Agaricus bitorquis (Quél.) Sacc.
中文别名:双层环伞菌
分类地位:伞菌目、蘑菇科、蘑菇属
分布地区:青海、河北、新疆等地区。
经济用途:可食用。味鲜美,菌肉厚。味鲜,可人工栽培。以及利用菌丝体发酵培养。 大红菇
大红菇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大红菇russula alutacea (pers.) fr.,以子实体入药。
生境分布:夏秋两季雨后,生混交林及阔叶林内地上,与某些阔叶树种形成菌根。分布于河北、陕西、甘肃、江苏、安徽、福建、云南。
性味归经:淡,温。
功能主治:追风,散寒,舒筋,活络。
福建多山,自然条件非常有利于野生食用菌的生长,其中以特产于福建(闽中、闽西和闽北)的大红菇最著名。
形态特征:子实体一般大型。菌盖直径6-16cm,扁半球形,后平展而中部下凹,湿时粘,深苋菜红色、鲜紫红或暗紫红色,边缘平滑或有不明显条纹。菌肉白色,味道柔和。菌褶等长或几乎等长,少数在基部分叉,褶间有横脉,直生或近延生,乳白色后淡赭黄色,褶之前缘常常带红色。菌柄近圆柱形,长3.5-13cm,粗1.5-3.5cm,白色,常于上部或一侧带粉红色,或全部粉红色而向下渐淡。孢子印黄色。孢子淡黄色,近球形,有小刺或疣组成棱纹或近网状,8-10.9μm×7-9.7μm。褶侧囊体近梭形,67-123μm×9-15μm。经济价值:可食用。个体大,分布广,产量大,便于收集利用。但要注意与毒红菇(r.emetica)的区别,这后种个体小,菌褶一般等长,白色,窄,菌柄较细。本菌可药用,制成“舒筋散”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骨不适、四肢抽搐。大红菇是树木的外生菌根菌,与树木形成菌根。
大球盖菇
大球盖菇
大球盖菇又名皱环球盖菇、皱球盖菇、酒红球盖菇,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菇类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蕈菌之一。
1922年美国人首先发现并报道了大球盖菇。1930年在德国、日本等地也发现了野生的大球盖菇。1969年在当时的东德进行了人工驯化栽培。70年代发展到波兰、匈牙利、前苏联等地区,逐渐成为许多欧美国家人工栽培的食用蕈菌。1980年,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曾派员赴波兰考察,引进菌种,并试栽成功,但未推广。近年来,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立题研究,在桔园、田间栽培大球盖菇获得良好效益,并逐步向省内外推广,河北省已有种植,北京市也有试验栽培者。
几年来的引种推广情况表明,大球盖菇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首先,栽培技术简便粗放,可直接采用生料栽培,具有很强的抗杂能力,容易获得成功。其次,栽培原料来源丰富,它可生长在各种秸秆培养料上(如稻草、麦秸、亚麻秆等)。在中国广大农村,可以当作处理秸秆的一种主要措施。栽培后的废料可直接还田,改良土壤,增加肥力。其三,大球盖菇抗逆性强,适应温度范围广,可在4~30℃范围出菇,在闽粤等省区可以自然越冬。由于适种季节长,有利于调整在其他蕈菌或蔬菜淡季时上市。其四,大球盖菇由于产量高,生产成本低,营养又丰富,作为新产品一投放市场,很容易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
大秃马勃
又称大马勃、马勃、马屁包。
子实体大型,近球形至球形,直径15-36cm,或更大,无不孕基部或很小,由粗菌索与地面相连,包被白色,后变污白色,同腊状外包被和较厚的内包被组成,初期微具绒毛,渐变光滑,脆,成熟后开裂成块脱落,露出浅青和褐色的孢体。
夏秋季生于旷野的草地上,单生至群生,在新疆山地草原及内蒙古呼盟草原可形成“蘑菇圈”。
分布于中国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江苏、西藏、甘肃、云南、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区。
幼时可食用,味鲜可口。成熟后可药用。具有消肿,止血、清 肺润喉和解毒作用。
淡白口蘑
淡白口蘑
中文学名:淡白口蘑
拉丁学名:Tricholoma albellum (Fr.) Quél.
分类地位:伞菌目、白蘑科、口蘑属
形态特征:子实体中等大。菌盖直径4-11.5cm,半球形至扁半球形,白色至白微带黄色,被白色的粉末状绒毛至近光滑,表面层易与菌肉分开,边缘整齐,稍内卷。菌肉纯白色,具香味,近菌柄处厚8-20mm。菌褶弯生,乳白色,老熟时乳黄色,不等长,很密,菌柄中生,圆柱形,10-17cm×0.9-2.5cm,向下渐粗,基部近球状,粗可达5.3cm,具纤毛和条纹。孢子印白色。孢子无色,光滑,近球形或椭圆形,5-6μm×3.6-4μm,含一油球。
生态习性:夏初生于林中腐烂的树根上。
分布地区:广东、湖北等。
经济用途:可食用,菌肉脆,味鲜。另外,属于树木的外生菌根菌。
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又称冬虫草、虫草,它是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Cordycrpssinensis(Berk.)Sacc.寄生在幼虫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冬虫夏草主要生弛高海拔的森林草甸或草坪上;由于土质的缘故,生弛森林草甸的上冬虫夏草颜色以暗黄棕色为主,生弛草原上的冬虫夏草则以黄棕色为主;前者以四川、云南、甘肃产为多,后者以西藏、青海产为多。
冬虫夏草是一种传统的名贵滋补中药材,与天然人参、鹿茸并列为三大滋补品。它药性温和,一年四季均可食用,老、少、病、弱、虚者皆宜,比其他种类的滋补品有更广泛的药用价值。 晕,一次发不全,但是在跟帖发就没有图图了,一下是链接地址,与大家分享了。
http://hanyu.iciba.com/wiki/441.shtml 辛苦了…… 学习了,谢谢 /:03/:03/:03
页:
[1]